首页

国产原味视频

时间:2025-05-29 22:05:58 作者:春晚给王菲报幕的外卖诗人,现在怎样了? 浏览量:73443

  插秧机一天可作业三四十亩地;无人机植保作业,一人一天可以管200亩地……

  3月19日,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种粮大户戴宏在家迎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习近平总书记。面对总书记对于农机具和春耕物资的关注,戴宏详细介绍了他家的“种粮装备”。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全国两会后的首次地方考察,习近平就深入田间地头,话农桑、察实情,其背后有着大的现实背景。

  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情。“中国人才几天时间没饿肚子?”“谁来养活中国?”习近平曾以此警示,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

  截至2023年,中国粮食生产已实现“二十连丰”,就在本月,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再次定下“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的年度目标。

  不过,在不确定因素愈发复杂的当下,求解端牢饭碗的大国“粮”策,依然是丝毫不可懈怠的大课题。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让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地”和“技”是两个关键抓手。习近平多次强调,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

  “地”是根本。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耕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严守耕地红线,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习近平一再强调的重中之重。

  此次湖南考察,习近平要求,确保春播面积,细化春季田间管理;要建设好高标准农田,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进一步把粮食单产和品质提上去。

  “技”是出路。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耕地就那么多,稳产增产根本出路还是在科技。保证粮食安全,领先的农业科技是最大的底气。

  在湖南考察期间,习近平强调,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加快种业、农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当然,有“地”有“技”,还要回答“谁来种地”的问题。

  “让种粮也能够致富,进而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真正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走稳走扎实。”习近平道出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执笔:阚枫 袁秀月

  |校对:孙静波

  |视觉:徐洋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编辑:李润泽】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新春纪事】浙江:科技特派员的“喜羊羊”老友记

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在致辞中介绍了建设香港成为国际教育枢纽、进一步提升香港国际城市地位的重要举措,以及为便利港籍子女在内地修读香港课程及报考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推动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在内地设立考场的成果。

浙江义乌机场今年以来吞吐货邮量同比增长118.6%

元丰五年(1082年)正月,苏轼又在东坡修筑了雪堂。他在屋内四壁绘满雪花,感觉居其中“有八荒之趣”,神思飞越,精神自由,能“洗涤其烦郁”。

镜观·领航|巩固发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李鸣涛认为,跨境电商激发了很多中小微企业发展,这对吉林振兴发展至关重要,吉林要利用好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的服务企业,同时,也要大力推动“跨境电商+产业链”的发展,把当地优势产业的潜力挖掘出来。(完)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这个农业示范基地满满都是“科技范

在此后的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作汇报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法国总理访问加拿大 两国今年将启动部长会议

走过75年,中国人越来越深刻认识到: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对外工作必须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望未来,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不会改变,同各国友好合作的决心不会改变,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因为中国坚信: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